科研服务

干货分享 新闻动态
百趣生物受邀参加第十四期“TBM医研企合作线上座谈会”
发布时间 2022-04-12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也已写入中国科协《学会学术工作要点》。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积极践行“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理念,推进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临床验证、产业发展全链条的合作与整合,与领域内优势企业共建、共享科技创新生态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积极筹备“TBM线上医研企合作座谈会”系列免费公益活动,旨在发挥学会的技术资源、科研资源及医疗资源优势,邀请领域的学术和临床知名专家及领域上、中、下游创新企业合作伙伴,搭建线上小型化、深度沟通、问题导向的医研企合作沟通平台。

2022年3月24日晚,专委会组织举办了第十四期“TBM医研企合作线上座谈会”。

本期线上活动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国旺教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卜鹏程教授、清华大学药学院胡泽平教授、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缪洪明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张健教授、空军军医大学黄启超教授、百趣生物产品线总监杜杰博士、赛默飞世尔科技小分子应用工程师范自全工程师、麦特绘谱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景超博士、菲尼恩(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王文超博士、苏州帕诺米克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中心总监王智健博士,共同就肿瘤代谢标志物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这一主题展开激烈的探讨。

百趣生物受邀参加第十四期“TBM医研企合作线上座谈会”(图1)

百趣生物受邀参加第十四期“TBM医研企合作线上座谈会”(图2)

百趣生物受邀参加第十四期“TBM医研企合作线上座谈会”(图3)

百趣生物受邀参加第十四期“TBM医研企合作线上座谈会”(图4)

座谈会由空军军医大学黄启超教授主持。黄启超教授对各位教授及企业技术专家莅临参加本次座谈会表示诚挚的感谢,举办座谈会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建立代谢标志物领域产学研合作。希望各位与会专家畅所欲言,碰撞出更多火花。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国旺教授为本次交流活动致辞,并表示随着各类生命科学组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因、蛋白、代谢物等潜在肿瘤标志物被报道。但我们也应看到在生物标志物领域尽管有大于15万篇文献报道,可只有不到百分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发挥作用,绝大部分的文章发表后就结束了,真正能转化应用的生物标志物少之又少,目前还不到一百个,而临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就是十几个。美国FDA统计1990年到2014年间,平均每年批的蛋白质标志物不到一个,可以想象标志物进入临床应用的难度。代谢组学是研究分子量小于1500内源性代谢物的科学,在疾病研究、药物开发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已经报道了很多极具前景的用于肿瘤诊断和分型的标志物,并在肿瘤代谢重编程的过程中显露出独到的全景式视角。今天肿瘤标志专委会组织座谈会活动,邀请到领域多位知名专家和企业领导,相信大家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将为促进代谢标志物向临床应用的转化贡献力量。

专委会办公室梁婷老师介绍了肿瘤标志专委会及TBM线上医研企合作座谈会情况,介绍专委会2022年将组织“双百”活动(即百场学术讲座+百场访谈座谈),并积极响应“科创中国”号召,拓展医研企合作深度和广度,以TBM座谈会为载体,推动学术资源向企业创新主体汇聚。专委会已成功组织十三期医研企座谈会,期待第十四期精彩探讨。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卜鹏程教授介绍课题组长期进行的营养代谢物驱动结直肠癌转移的研究工作:第一部分工作首次发现肌酸促进肠癌转移,以及不依赖于能量代谢的新机制(Cell Metabolism, 2021)。第二部分工作首次发现果糖促进肠癌转移,并发现肠癌细胞适应转移微环境的新机制(Cell Metabolism, 2018)。第三部分工作发现脂滴积累关键因子ANGPTL2新受体(Advanced Science, 2021)以及脂滴新功能——通过降解Numb,调控信号通路和肠癌转移(Advanced Science, 2022)。

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缪洪明教授介绍主要从事结直肠癌脂代谢与微环境的研究工作,近年来课题组集中在结直肠癌腹腔种植转移,一方面进行肠癌细胞甘油三酯代谢重编程对肠癌细胞生物学活动及微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进行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对免疫活性、抗瘤活性及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未来研究更希望用通过老药新用、饮食等的调节在肠癌腹腔种植转移中发挥更大作用,并推动临床转化。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张健教授主要从事乳腺癌和结肠癌的研究,课题组有各种模型小鼠。在代谢方面主要集中在肿瘤耐药过程中的代谢重编程特征及肿瘤代谢与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两个方向。例如课题组最近的研究发现应用RSK抑制剂(BI-D1870)可发挥食管癌放疗增敏的作用(J Clin Invest, 2020)。另外在乳腺癌中以老药新用的思路筛选他达拉非抑制PRMT5可以增强阿霉素的疗效(Mol Therapy,2022)。另外张健教授也表示课题组对小分子代谢物的感应识别和肠道微生态代谢物如何影响神经系统非常感兴趣,希望进一步合作与探讨。

清华大学药学院胡泽平教授介绍课题组主要从事组学技术驱动的疾病代谢重塑研究与药物靶标发现。通过前沿单细胞代谢组学、脂质组学与代谢流分析技术研发,结合AI辅助多组学大数据整合分析,锚定到关键节点,然后对后续功能机制的展开研究。课题组尝试从生物医学问题出发导向技术研发,包括发展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提高灵敏度,进一步优化实现微量细胞的代谢组学分析,并在代谢组学及多组学等技术驱动代谢重塑及转化研究中开展研究工作。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2022、Nature Metabolism 2021a\2021b、Cell Metabolism 2018、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8、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a\2021b等知名期刊。

百趣生物产品线总监杜杰博士基于如何稳定进行大样本多批次队列肿瘤代谢标志物筛选问题,提出了干湿实验结合的一站式代谢组学标准化分析LIMS2平台,全程实时跟踪样本进入实验室后的动态,保障推进项目快速平稳进行,最后结合科研成果筛选到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有意义有价值的临床试剂盒落地应用转化。

最后许国旺教授总结表示代谢组学越来越显示出临床应用的巨大潜力,真正要将代谢标志物发现好、应用好,第一步是很好的实验设计,第二步是严格的样本质量控制,第三步是分析检测平台的选择,第四步是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第五步是通过多变量、单变量的分析寻找标志物,第六步是简化方法后的人群队列验证。在漫长的研究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心情像坐过山车,大家一定要有耐心。真诚的希望用大家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求知精神真正为临床做些工作。

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在讨论中很快就过去了,大家都感觉收获颇丰,意犹未尽。由此,专委会也将继续组织好系列医研企合作线上座谈会,以问题为导向,邀请肿瘤标志物相关领域临床、科研及企业专家一起剖析问题,碰撞解法,并推动更深入的合作。

微信

在线
咨询

QQ

点击QQ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