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标题:Integrated serum pharmacochemistry and network pharmacology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Yi-Shan-Hong formula in alleviating chronic liver injury
发表期刊:Phytomedicine
影响因子:8.3
研究背景
慢性肝损伤(Chronic liver injury, CLI)是一类常见的肝病进展性病理过程,以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进展为特征,最终可致肝脏再生能力下降。约60%的CLI患者存在系统性炎症,可能引发多器官衰竭。传统中药依山红方剂(Yi-Shan-Hong, YSH)由广西5种道地药材配伍而成,临床治疗慢性肝损伤(尤其乙肝诱发损伤)安全且有效,但其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尚未明确。
因此,研究团队通过整合血清药物化学与网络药理学技术,结合动物实验,系统探究YSH治疗CLI的物质基础与核心机制。
研究概览
研究方法
1、血清药物化学分析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system, equipped with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检测YSH水提取物及SD大鼠(n=6)连续口服YSH7天后的血清样本,鉴定真正入血发挥作用的活性成分。
2、网络药理学分析
通过TCMSP、ETCM数据库获取YSH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CLI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通过R包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最终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
3、动物实验验证
腹腔注射d-(+)-半乳糖胺盐酸盐(d-(+)-galactosamine hydrochloride, d-GalN)以诱导大鼠CLI,后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YSH及联苯双酯(Bifendate, BFD0干预(每组n=10)。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肝组织病理、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肝纤维化标志物及通路关键分子表达的变化。
研究结果
1、活性成分鉴定
通过UPLC-Q-TOF-MS方法(图1),基于保留时间、碎片离子的质荷比及包含YSH五味药材的相关文献,从YSH提取物及血清中成功鉴定出了25种化合物,包括没食子酸、己内酰胺、海帕霍林、苯甲酸、维塞宁-2、沙夫托苷、异沙夫托苷、维西宁III、阿魏酸、异槲皮苷、长春毒苷B、槲皮苷、槲皮素、3-O-甲基槲皮素、萼花素、沃戈宁、熊胆酸、3,4,2',4'-四羟基查尔酮、去氨基酪氨酸、纳多西酮、熊果苷、单棕榈素、亚油酸、棕榈酸和豆甾醇(图2)。这25种成分源自方剂中的满山红(ManShanHong, MSH)、毛鸡骨草(MaoJiGuCao, MJGC)、田基黄(TianJiHuang, TJH)、黄根(HuangGen, HG)和牛大力(NiuDaLi, NDL)5种草药,其中9种成分已在前期MJGC相关研究中被发现(表1)。
图1 YSH提取物和含药血清的总离子流图
表1 YSH水提取物和大鼠血清中鉴定到的植物化学成分
图2 YSH水提取物和大鼠血清中鉴定到的成分的化学结构
2、靶点预测与PPI分析
为了探究YSH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基于TCMSP、ETCM数据库筛选出同25个活性成分相关的277个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397个CLI相关靶点,取交集得到22个共同靶点,包括CHRM3, GSK3B, CNR1, CNR2, HNF4A, INS, SREBF1, TLR4, HDAC9, EGFR, VEGFA, RB1, IL6, PRKCA, CAV1, MYC, ALOX5, NFE2L2, IGFBP3, IGF2, NR1I2和PIK3CG。PPI网络图含190条边(图3A),IL6、INS的相互作用频率最高(17次)(图3B)。利用Cytoscape构建的化合物-靶点网络可见活性成分同潜在作用靶点的关联(图3C)。总的来说,这22个靶点有可能在YSH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图3 YSH活性成分及其潜在靶点在CLI治疗中的相互作用
3、潜在GO和KEGG信号通路预测
为了更好的理解功能分子及其潜在的关联,研究人员进行了GO和KEGG富集分析。GO富集分析可见25个GO条目(图4A),包括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蛋白激酶调节因子活性和DNA结合转录激活因子活性。这表明YSH可通过调节各种生物过程,尤DNA结合转录,以发挥治疗作用。KEGG富集分析可见89条通路,PI3K-AKT(hsa04151)、肝细胞癌(hsa05225)和HIF-1信号通路(hsa04066)等20条信号通路更为显著(图4B)。尤为突出的是,45.5%的靶点参与PI3K/AKT信号通路(图4C),31.8%的靶点与肝细胞癌信号通路相关,27.3%的靶点与HIF-1信号通路相关。这表明,靶点主要聚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上,且与炎症和肝细胞癌有潜在关联。总的来说,YSH显著影响CLI病理过程所涉及的通路。
图4 YSH治疗CLI的潜在GO和KEGG信号通路预测
4、肝功能与组织病理改善
为了证实YSH对CLI的治疗作用,研究人员建立了CLI的大鼠模型。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高、中、低YSH剂量组(YSH-H,YSH-M,YSH-L)和BFD组的ALT和AST水平较之模型组降低(图5A-B)。模型组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和白蛋白(albumin, ALB)水平略低,但无明显差异(图5C-D)。
对照组肝组织呈红棕色,表面平滑柔软,而模型组肝脏呈现大面积暗红区,伴毛细血管增厚,表面不平伴小凸块,触诊时略显坚硬;YSH-H、YSH-M组及BFD组肝脏色泽及表面特征无异常,而YSH-L组肝脏表面触诊略坚硬(图5E)。H&E染色结果显示(图5F-G),对照组肝小叶正常,肝细胞有序排列。相比之下,模型组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肿胀伴有点状坏死和炎症浸润。此外,肝窦内出现淤血,胆管发生增生。BFD组及YSH-H、YSH-M组中,肝脏基底小叶结构正常,肝细胞排列有序。YSH-L组大鼠肝脏周边小叶的肝细胞出现嗜酸性变,胆管内可见点状坏死和增生。
图5 YSH改善肝脏功能与组织病理变化
5、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缓解
为了分析氧化应激反应的变化,研究人员评估了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的含量(图6A-C)。模型组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MDA水平升高,而YSH-H组SOD、GSH-PX活性升高,MDA水平降低,这表明肝脏氧化应激反应被抑制。YSH-M、YSH-L组SOD和MDA也有一定程度恢复,BFD组MDA显著下降,GSH-PX水平上升。
血清炎症因子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 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水平显著升高。YSH各剂量组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这些因子水平(图6D-F)。结果表明,应用YSH可抑制d-GalN诱导的炎症细胞因子的上调。
图6 YSH可减轻CLI大鼠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6、肝纤维化减轻
为了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测定了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III 型前胶原(type III procollagen, PCIII)和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 Hyp)的含量。模型组中HA和PCIII显著升高(图7A-B),表明CLI处于进行性纤维化状态。相比之下,BFD、YSH-H和YSH-M组的血清HA和PCIII水平显著降低。患CLI的Hyp水平轻微下降,但未发现明显差异(图7C)。天狼星红染色结果与生化检测的类似(图7D-E)。在常规显微镜下,天狼星红染色显示出粉红色胶原纤维;在偏光显微镜下,I型胶原纤维呈现红色和橙色,而III型胶原纤维显示黄色和绿色。对照组在肝汇合处仅显示出少量I型胶原纤维,而模型组主要显示肝细胞汇合处III型胶原纤维增生。BFD、YSH-H和YSH-M组大鼠的肝汇合处胶原增生减少,仅剩少量I型胶原。YSH-L组肝脏汇合处观察到极少量III型胶原。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TGF-β)是肝纤维化进展的重要因素。TGF-β的高表达和过度活化可导致肝细胞损伤和死亡,促进炎症反应,并引发纤维化。在模型组中,大鼠肝脏坏死区域的TGF-β1水平升高。使用BFD、YSH-H和YSH-M治疗可降低TGF-β1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YSH-L组的TGF-β1表达水平有所降低(图7F)。
图7 YSH缓解CLI大鼠的纤维化水平
7、PI3K/AKT通路调控验证
鉴于PI3K/AKT通路在抗CLI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评估YSH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组织中p-AKT/AKT显著升高,揭示PI3K/AKT信号通路被激活。相反,接受BFD或YSH处理的大鼠显示p-AKT/AKT显著降低(图8),这表明YSH可显著抑制d-GalN诱导CLI的AKT磷酸化,这与血清药理化学和网络药理学分析的结果一致,证实PI3K/AKT通路是YSH发挥肝保护作用的关键分子机制。
图8 YSH对大鼠肝组织中AKT活化的影响
研究结论
本研究首次明确YSH缓解慢性肝损伤的物质基础为25种入血活性成分,核心机制是通过靶向PI3K/AKT信号通路,协同改善肝功能、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肝纤维化(图9)。该成果为YSH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建立了“血清成分鉴定-网络预测-实验验证”的中药复方机制研究范式,助力中药从经验医学向精准医学转化。
图9 YSH对d-GalN诱导的CLI的分子作用机制的示意图
DIA中药入血组:百趣生物创新性地运用DIA数据采集模式采集血清中的中药药物成分,从数据采集上避免入血/入组织药物信息的遗漏,尽可能全面采集进入血液和组织的中药药物成分。并通过检索百趣生物自建中药标准品数据库和中药专属数据库,对血液样本或组织样本中的药效成分进行准确鉴定,同时结合药物成分在体内的代谢变化,并通过深入的分析内容呈现中药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